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国免疫学会、上海市免疫学会和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共同主办的免疫学专业期刊,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及统计源期刊,是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也是基础类医学核心期刊之一。以服务全国为宗旨,主要报道我国免疫学研究成果,旨在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刊载内容有基础免疫学、临床免疫学和免疫学技术等。本刊设有论著、专家述评、中青年学者论坛、综述、学术讨论等栏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上海市免疫学会

出版部门: 《现代免疫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247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899/R

邮发代号: 4-31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现代免疫学杂志
  • 杂志名称:现代免疫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上海市免疫学会
  • 国际刊号:1001-2478
  • 国内刊号:31-189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现代免疫学杂志2014年第3期文章
  • VIP对干燥综合征模型小鼠颌下腺保护作用研究

    将40只C57/B6小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血管活性肠肽(VIP)高剂量组和VIP低剂量组.正常组不予处理,余30只小鼠注射抗原制造成干燥综合征模型小鼠,首次接受抗原日起,第14天给正常组和模型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1ml,VIP高剂量组和VIP低剂量组分别腹腔注射15nmol/ml和5nmol/mlVIP各0.1ml.定期检测各组的唾液流率.第42天后处死小鼠,取血后解剖小鼠,取小鼠颌下腺,......

    作者:李成荫;汪悦;吴素玲;孙丽霞 刊期: 2014- 03

  • 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动物模型的疗效分析

    观察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模型小鼠MRL/lpr小鼠的疗效以及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的修复作用.将NAC加入到8周龄MRL/lpr雌性小鼠的饮用水中,8周后处死小鼠,作为NAC治疗组;以16周龄的C57BL/6小鼠及MRL/lpr小鼠为对照组.ELISA法检测外周血抗ds-DNA抗体及抗核抗体(......

    作者:施冬艳;李霞;车楠;周士亮;孙凌云 刊期: 2014- 03

  • 过敏原特异性免疫疗法对哮喘治疗机制的研究进展

    特异性免疫治疗是WHO推荐的哮喘治疗中唯一的特异性治疗方案,也是唯一可能改变过敏性哮喘自然病程的对因治疗方法.本文从血清抗体反应、T细胞反应、固有免疫反应等方面对哮喘过敏原特异性免疫疗法机制进行概述.......

    作者:文丹丹;王敏 刊期: 2014- 03

  • IL-33与过敏性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IL-13是新发现的IL-1家族成员,通过与其受体ST2的结合,诱导产生Th2相关细胞因子,参与Th2细胞免疫应答的调节,而过敏性疾病正是Th2细胞介导的疾病.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IL-33与过敏性疾病密切相关.通过对IL-33功能及作用机制的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这些疾病的发病机制,为这些疾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新的策略.......

    作者:纪珮;李爱连;姜凤良 刊期: 2014- 03

  • 皮肤局部免疫应答和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

    角朊细胞是皮肤重要的免疫调节细胞,其具有广泛的免疫学特性,在生理或病理条件下可分泌或表达多种细胞因子和表面分子,并在皮肤相关的免疫性疾病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在Treg细胞介导的皮肤局部免疫耐受格局,这一多种细胞参与的免疫调节过程中,角朊细胞与树突状细胞、NK细胞及肥大细胞等多种固有免疫细胞都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本文对皮肤局部免疫调节过程进行综述.......

    作者:王军军 刊期: 2014- 03

  • IL-17家族细胞因子的功能及其在相关疾病中的作用

    IL-17细胞因子家族包括IL-17(亦称IL-17A),IL-17B,IL-17C,IL-17D,IL-17E(IL-25)和IL-17-F.IL-17AF在氨基酸序列上高度同源,但功能各异.本综述将针对IL-17家族各成员的主要功能以及它们在相关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介绍.......

    作者:刘杰;周晓慧;史乾;范慧敏;刘中民 刊期: 2014- 03

  • 嗜碱粒细胞CD63和CD203c表达及其与组胺释放关系的研究进展

    嗜碱粒细胞活化可释放胞内炎症介质组胺,上调其膜上蛋白分子CD63和CD203c等的表达.胞膜CD63和CD203c作为嗜碱粒细胞活化标记蛋白已被广泛应用,但近年发现,不同处理因素如某些信号分子特异的激动剂或阻断剂对膜上CD63和CD203c表达的影响并不同,且胞膜CD63和CD203c的表达与组胺释放也存在不一致.因此,视不同条件,选择或联合检测胞膜CD63、CD203c和组胺可全面评估嗜碱粒细胞......

    作者:邓真真 刊期: 2014-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