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国免疫学会、上海市免疫学会和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共同主办的免疫学专业期刊,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及统计源期刊,是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也是基础类医学核心期刊之一。以服务全国为宗旨,主要报道我国免疫学研究成果,旨在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刊载内容有基础免疫学、临床免疫学和免疫学技术等。本刊设有论著、专家述评、中青年学者论坛、综述、学术讨论等栏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上海市免疫学会

出版部门: 《现代免疫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247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899/R

邮发代号: 4-31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现代免疫学杂志
  • 杂志名称:现代免疫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上海市免疫学会
  • 国际刊号:1001-2478
  • 国内刊号:31-189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现代免疫学杂志2003年第6期文章
  • M-CSF和IL-10对人单核细胞表面分子表达的影响

    本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人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CD14、CD23、CD64、CD11b、CD18、CD29表达,研究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和白细胞介素(IL)-10对单核细胞炎症效应和免疫效应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1)M-CSF诱导单核细胞表面CD14及CD23分子的表达(P<0.05).IL-10抑制CD23的表达,促进CD64的表达,并协同M-CSF诱导单核细胞CD14的表达,拮抗M......

    作者:姚婷;王慧娟;秦浚川;姚堃;王书奎;季晓辉 刊期: 2003- 06

  •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中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免疫复合物与细胞因子的检测

    为探讨OX-LDL引发的免疫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选择90例各种冠心病患者,用ELISA法对其血清中OX-LDL免疫复合物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血管细胞间粘附分子1(sVCAM-1)、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进行了测定.冠心病各组患者血清OX-LDL-I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表现出随病情严重程度逐渐增加的趋势,IL-1β、TNF-α及sVCAM-1浓度明显升......

    作者:冯忠军;张淑兰;张金华 刊期: 2003- 06

  • 皮下注射和口服螨制剂脱敏在调节小鼠气道炎症和IgE中作用的比较

    为了比较皮下注射和口服螨制剂脱敏在调节小鼠气道炎症和血清IgE中的作用.建立粉尘螨主要过敏原(Df2)致BALB/c小鼠气道炎症模型,以不同剂量的Df2经皮下注射和口服脱敏,检测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症细胞总数及分类、气道炎症细胞浸润程度、小鼠血清总IgE及Df2特异性IgE.结果:皮下注射组和口服组BALF中炎症细胞总数及嗜酸粒细胞百分比较模型组明显降低,气道炎症细胞浸润有所减轻,......

    作者:吴祖群;许以平;李凝;向华;潘小平 刊期: 2003- 06

  • 不明原因习惯性流产患者主动免疫治疗前后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

    为探讨主动免疫治疗对不明原因习惯性流产(UHA)患者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15例正常非妊娠妇女、35例UHA患者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前后经滋养细胞抗原刺激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液中IL-2、IFN-γ、IL-4、IL-10的水平.结果发现:(1)在佳诱导时间下,UHA组治疗前PBMC产生IL-2、IFN-γ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

    作者:董瑞英;史桂芝;许燕雪;江森 刊期: 2003- 06

  •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PBMC产生促炎细胞因子的影响

    为探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产生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1β和IL-6的影响及其在HIE治疗中的免疫调节作用机制,本文采用ELISA测定了IVIg治疗前后HIE患儿PBMC产生TNF-α、IL-1β和IL-6的水平,以及IVIg在体外对其PBMC产生促炎细胞因子水平的直接影响.结果显示,IVIg治疗后患儿PBMC产生促炎......

    作者:杜冀晖;苏卓娃;陈实 刊期: 2003- 06

  • 母-胎免疫识别低下型反复自然流产配偶淋巴细胞免疫疗法的改进

    比较配偶淋巴细胞诱生后与非诱生免疫疗法,对于母-胎免疫识别低下型反复自然流产(RSA)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疗效机制.194例母-胎免疫识别低下型RSA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采用经体外诱生的或未经体外诱生的配偶淋巴细胞对其进行皮内多点注射免疫治疗.分别观察随后的妊娠结局、封闭抗体水平.经配偶淋巴细胞免疫后,体外诱生的淋巴细胞免疫组妊娠成功率为90.0%;未经体外诱生的淋巴细胞免疫组妊娠成功率为84.......

    作者:李大金;余江;朱影;王明雁;孟毅 刊期: 2003- 06

  •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的分离纯化及其与单糖配体的结合活性鉴定

    从羊血清中分离纯化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并研究其与单糖配体的结合活性,为进一步研究MBL与病原微生物的识别结合活性提供研究基础.用甘露聚糖-Sepharose4B亲和柱行亲和层析,从羊血清中分离纯化出MBL分子,行还原性SDS-PAGE测定其分子量.用VII型胶原酶鉴定其胶原样结构.用酶联凝集素试验(ELLA)鉴定其与单糖配体的结合活性.得到纯化的羊血清MBL分子有两种单体,相对分子质量分......

    作者:沈杰;尚世强;于晓虹;王克夷 刊期: 2003- 06

  • 激发型CD28单抗诱导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凋亡的作用研究

    为了探讨激发型CD28单抗诱导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在表达CD28分子的多发性骨髓瘤细胞U266和XG-1的培养体系中加入终浓度为10μg/ml的激发型CD28单抗,逐日观察和分析细胞的生长与增殖状况.结果显示,在加入激发型CD28单抗后24h即可见细胞聚集且逐渐加剧,细胞的立体感和折光性逐渐减弱,细胞的生长与增殖抑制,台盼蓝着色阳性率增加;凝胶电泳的结果表明,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出现降......

    作者:邱玉华;赵文宝;孙中文;於葛华;石云杰;朱华亭;谢炜;张学光 刊期: 2003- 06

  • 移植免疫耐受研究进展

    排斥反应是造成器官移植失败的首要原因,故而如何克服同种异体器官移植排斥反应成为移植领域的研究热点.就目前而言,诱导受者产生供者特异性免疫耐受是科学、有效的方法.本文就近年来几种主要移植免疫耐受诱导方法及其机制与应用作一简要综述.其中包括利用MHC肽段封闭受体T细胞TCR、封闭T细胞活化所必需的协同刺激因子及诱导受者体内产生嵌合状态.......

    作者:朱宇狄;林宗明 刊期: 2003- 06

  • 树突状细胞与肾脏

    树突状细胞是迄今发现的功能强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非成熟树突状细胞可由粘附分子选择素介导进入炎症组织,激活T细胞启动免疫应答;在一定条件下亦能诱导免疫耐受.研究表明,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免疫机制密切相关,而树突状细胞在其免疫应答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孙桂芝;吴开胤;周同;张冬青 刊期: 2003-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