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国免疫学会、上海市免疫学会和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共同主办的免疫学专业期刊,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及统计源期刊,是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也是基础类医学核心期刊之一。以服务全国为宗旨,主要报道我国免疫学研究成果,旨在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刊载内容有基础免疫学、临床免疫学和免疫学技术等。本刊设有论著、专家述评、中青年学者论坛、综述、学术讨论等栏目。
主管单位: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上海市免疫学会
出版部门: 《现代免疫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247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899/R
邮发代号: 4-31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现代免疫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上海市免疫学会
- 国际刊号:1001-2478
- 国内刊号:31-189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期刊荣誉:
- 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本刊由中国免疫学会、上海市免疫学会和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共同主办的免疫学专业期刊,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及统计源期刊,是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也是基础类医学核心期刊之一。以服务全国为宗旨,主要报道我国免疫学研究成果,旨在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刊载内容有基础免疫学、临床免疫学和免疫学技术等。本刊设有论著、专家述评、中青年学者论坛、综述、学术讨论等栏目。
1.稿件栏目及撰稿要求
本刊现设论著、专家述评、综述等栏目。
1.1 论著 主要刊登原始性研究工作,文长5000~6000字(包括图表)。必须是未曾发表未作一稿两投的稿件。稿件应有良好的科学性、先进性、创新性和实用性;论点明确、表达规范、实验设计合理、资料详实、统计分析正确以及结果可靠。对所用实验动物、主要试剂和重要仪器等,需要说明规格、品系、来源等。对已知基因单纯作克隆表达而无功能测定和应用研究,以及仅报道单克隆抗体研制而缺少功能和应用研究的稿件,应补充相应内容后进行投送。凡稿件涉及中药制剂者,要求提供主要成分或引用已发表的相应资料。
1.2 专家述评 主要由活跃于研究工作前沿或有成就的学者撰写。要求结合自身工作,就相应领域的国内外进展作观点鲜明的权威性述评。一般由编辑部约稿。
1.3 综述 反映免疫学新进展的专题综述(文长3500~4500字),参考引文一般30篇左右,应以近3年发表的文献为主。欢迎附有形象化彩图。
2 文稿格式
2.1本刊鼓励作者登录官网注册并投送稿件(地址见封4)。标题请用3号字体,正文请用小四号字宋体及1.5倍行距,英文用Time New Roman字体。
2.2 题目要求简明,勿用副题。若系资助项目或为科技成果,请在前面地脚处注释相应编号或获奖号。脚注还包括第一作者的简介,包括出生年份、性别、学位、职称、研究方向以及通信作者联系方式(邮箱)。论著需有300字左右的中英文摘要及3~5个关键词,并附有相应的英文文题,全部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和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和邮政编码。同时请写出中国图书分类号、文献标志码(理论性与应用研究为“A”)。
2.3 中英文摘要须一致,不可擅自缩简英文摘要。
2.4 正文各层次标题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一般分为三级,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用下圆点“.”隔开,末尾数字后面不加标点,如“1”、“1.1”、“1.1.1”。图、表及照片要精练。照片应清晰、对比度好。照片中特定部位可用箭头标示。图的宽度(含注字在内)不超过7 cm。本刊接受彩色图片,刊用时适当加收彩印费。表格采用三线表。所有图题、表题及注释仅用中文。图表按顺序编号并在正文中引用。
2.5 参考文献不包括未公开发表的材料,按温哥华格式书写列出,并按引用先后编号,在正文引用处以右上角编码形式标注。格式(包括标点符号)为:
期刊:[序号] 作者姓名(不超过3人全部列出,超过时写前3名,后加“等”或“et al”).文题 [J]. 期刊名 (缩写按Index Medicus格式),年,卷(期):起页-终页.
书籍:[序号] 作者姓名. 书名[M]. 版次,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份:起页-终页.
2.6 计量单位应使用国务院规定的法定计量单位。简化汉字按国家统一规定使用。统计学符号按国家标准GB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规定书写。如,样本大小用英文小写n;概率用英文大写P;样本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x(中位数仍用M);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t检验用英文小写t;F检验用英文大写F;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自由度用希文小写γ(钮)。
现代免疫学杂志影响因子
现代免疫学杂志发文量
现代免疫学杂志总被引频次
-
实时定量PCR监测MM患者反应停治疗后微小残留病
探讨应用实时定量PCR方法在检测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患者微小残留病(minimalresidualdisease,MRD)中的作用.利用SYBRGreenI荧光染料,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以IgH为标志,对26例MM患者反应停治疗前后的IgH基因重排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发现,IgH(immunoglobulinheavychain)基因重排拷贝数,在反应停治疗完全缓......
作者:林法迎;侯建;丁思奇;谭龙益;王皓;王东星 刊期: 2003- 04
-
SLE与细胞因子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疾病,是以B淋巴细胞高度活化,产生多种自身抗体、形成多种免疫复合物而导致组织损害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中T辅助细胞在诱导B细胞增殖活化及免疫调节中起重要作用,SLE存在多种细胞因子的异常,本文就IL-2、IL-4、IL-10、IL-12、IFN-γ等T淋巴细胞因子在SLE发病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作者:王晓栋;顾越英 刊期: 2001- 03
-
转录因子T-bet在Th1/Th2分化中的作用及意义
T-bet是属于T-box家族的新型转录因子,选择性地表达于Th1细胞,作为Th1特异的转录因子能诱导IFN-γ的产生,在Th1细胞的分化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T-bet是IFN-γ基因强有力的转录激活剂,又能诱导并保持IL-12Rβ2的表达,且能将分化中的效应性Th2和已完全分化的Th2逆转为Th1,伴随产生大量的IFN-γ,并抑制IL-4、IL-5、IL-13等Th2型细胞因子的产生.T-bet......
作者:王美红;陈同辛 刊期: 2003- 05
-
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是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之一,其通过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而发挥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BLyS的过量表达能引起机体的免疫失衡,进而诱发类风湿性关节炎(RA)等自身免疫疾病.以BLyS及其受体为靶点的生物制剂,在对RA及其动物模型的治疗中已取得良好效果,BLyS拮抗剂有望成为RA治疗的有效药物.......
作者:朱伟伟;孙剑 刊期: 2016- 02
-
MAGE-A1/A3蛋白在胶质瘤的表达及意义
从蛋白水平检测黑色素瘤抗原(melanomaantigen,MAGE)-A1/A3在胶质瘤的表达情况,为MAGE-AI/A3蛋白用于胶质瘤的疾病发展预测及免疫治疗提供依据.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0例胶质瘤中MAGE-Al/A3的表达.检测结果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并分析两者的表达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MAGE-A1/A3在胶质瘤中的表达率分别是54.0%及56.0%,胶质瘤中......
作者:杨静;廖红;陈纡 刊期: 2011- 05
-
Ⅱ型固有淋巴细胞在特应性皮炎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Ⅱ型固有淋巴细胞(typeⅡinnatelymphoidcell,ILC2)是一种新型的固有淋巴细胞群体,活化后可以分泌大量的Th2型细胞因子IL-5、IL-13,主要介导Ⅱ型免疫应答,在抵御寄生虫感染、呼吸道疾病和组织修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应性皮炎(atopicdermatitis,A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皮肤疾病,急性期病理过程主要表现为Th2细胞所介导的Ⅱ型免疫反应.近来发现,ILC2大量存......
作者:王未凡 刊期: 2016- 02
-
Flt3L对小鼠胸腺树突状细胞在FTOC体系中分化发育的作用
为了借助FTOC体系探讨Flt3L对小鼠胸腺树突状细胞分化发育的影响.摘取15~16d龄胎鼠胸腺进行体外器官培养(胎鼠胸腺器官培养—FTOC),根据所使用培养基的不同实验分为两组:对照组(基础培养基)和Flt3L组(培养基中含有细胞因子Flt3L),在体外进行FTOC常规培养,12d后分别收集两实验组的胸腺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分子CD4、CD8、CD11c、Ia等的表达,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
作者:许云云;李毅平;李芳;朱雪明;汪健;王泳;张学光 刊期: 2011- 06
-
支气管哮喘患者sVCAM-1和ECP的分析
本文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和健康人采用双抗体夹心法ELISA测定sVCAM-1,用荧光免疫法测定血清ECP、血清总IgE(tIgE)和特异性IgE(SIgE).结果显示,哮喘组的血清sVCAM-1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血清ECP含量未见明显差异,但哮喘急性发作期的血清ECP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患者;哮喘组血清总IgE几何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sIgE分析提示蒿草花粉(83%)和户尘螨(52%)的sIgE不......
作者:王莲芸;王怀云;赵嘉惠;张克军;王宁;乔中东 刊期: 2000- 05
-
靶向自身抗原和自身抗体防治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研究进展
当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防治形势依然严峻,可选的临床药物有限,且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已知自身抗原的暴露被免疫系统识别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关键起始环节,而产生的自身抗体又是致病的主要因素.当前,精准医学已经成为疾病防治的共识,采用特异性的封闭分子(如“诱饵抗体”或“诱饵抗原”)精准靶向自身抗原和自身抗体防治自身免疫性疾病势在必行.同时,它能够避免影响机体正常的免疫应答,有望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
作者:蔡珺;彭艳霞;施蕾;林洁平;安宁;杨陈;刘华锋;潘庆军 刊期: 2017- 04
-
白细胞介素类抗病毒细胞因子研究进展
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是由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及淋巴细胞等产生的一类细胞因子,它作用于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或其他细胞,负责信号传递,调节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活化、增殖与分化,并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有许多关于白细胞介素与抗病毒免疫相关方面研究的报道,本文主要对具抗病毒作用的白细胞介素类细胞因子的来源、效应细胞、抗病毒活性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作者:祝小红;胡小鹏;于甜;宋勋;李晨阳;苏庆宁;曾勇;李燕;李世和 刊期: 2013- 06
动态资讯More >
- 1 口服基因疫苗预防柯萨奇B组病毒性心肌炎的实验研究
- 2 C6胶质瘤荷瘤大鼠免疫状态的初步研究
- 3 绿脓杆菌制剂与IL-12在诱导人NK细胞IFN-γ产生中的协同作用
- 4 miR-27b对IL-17诱导下MCP-1表达的影响作用
- 5 蛋白糖基化与免疫研究进展
- 6 三氧化二砷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与意义
- 7 BDNF和β干扰素对星形胶质细胞增殖及对EAE大鼠免疫因子的影响
- 8 棉酚对小鼠淋巴细胞体外增殖和凋亡作用的影响
- 9 促红细胞生成素光激化学发光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及评价
- 10 NK细胞免疫应答概念演化
- 11 免疫印迹法与免疫荧光法检测寻常型天疱疮自身抗体的比较
- 12 肺癌患者红细胞免疫分子CR1和IL-8受体的变化
- 13 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前后血清TNF-α水平变化的观察
- 14 上海地区户尘螨的分离培养及Der p 2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 15 瓜氨酸化纤维连接蛋白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的凋亡及促炎症因子分泌的影响
- 16 肿瘤细胞组蛋白的免疫原性研究
- 17 RNA激发的DC体外诱导EBV特异性CTL的研究
- 18 Th17/Treg及其相关细胞因子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并与肿瘤分期的相关性
- 19 Th17细胞与莱姆关节炎发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 20 支气管哮喘大鼠淋巴液Th1与Th2类细胞因子变化及其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血浆水平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