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国免疫学会、上海市免疫学会和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共同主办的免疫学专业期刊,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及统计源期刊,是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也是基础类医学核心期刊之一。以服务全国为宗旨,主要报道我国免疫学研究成果,旨在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刊载内容有基础免疫学、临床免疫学和免疫学技术等。本刊设有论著、专家述评、中青年学者论坛、综述、学术讨论等栏目。
主管单位: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上海市免疫学会
出版部门: 《现代免疫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247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899/R
邮发代号: 4-31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现代免疫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上海市免疫学会
- 国际刊号:1001-2478
- 国内刊号:31-189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期刊荣誉:
- 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本刊由中国免疫学会、上海市免疫学会和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共同主办的免疫学专业期刊,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及统计源期刊,是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也是基础类医学核心期刊之一。以服务全国为宗旨,主要报道我国免疫学研究成果,旨在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刊载内容有基础免疫学、临床免疫学和免疫学技术等。本刊设有论著、专家述评、中青年学者论坛、综述、学术讨论等栏目。
1.稿件栏目及撰稿要求
本刊现设论著、专家述评、综述等栏目。
1.1 论著 主要刊登原始性研究工作,文长5000~6000字(包括图表)。必须是未曾发表未作一稿两投的稿件。稿件应有良好的科学性、先进性、创新性和实用性;论点明确、表达规范、实验设计合理、资料详实、统计分析正确以及结果可靠。对所用实验动物、主要试剂和重要仪器等,需要说明规格、品系、来源等。对已知基因单纯作克隆表达而无功能测定和应用研究,以及仅报道单克隆抗体研制而缺少功能和应用研究的稿件,应补充相应内容后进行投送。凡稿件涉及中药制剂者,要求提供主要成分或引用已发表的相应资料。
1.2 专家述评 主要由活跃于研究工作前沿或有成就的学者撰写。要求结合自身工作,就相应领域的国内外进展作观点鲜明的权威性述评。一般由编辑部约稿。
1.3 综述 反映免疫学新进展的专题综述(文长3500~4500字),参考引文一般30篇左右,应以近3年发表的文献为主。欢迎附有形象化彩图。
2 文稿格式
2.1本刊鼓励作者登录官网注册并投送稿件(地址见封4)。标题请用3号字体,正文请用小四号字宋体及1.5倍行距,英文用Time New Roman字体。
2.2 题目要求简明,勿用副题。若系资助项目或为科技成果,请在前面地脚处注释相应编号或获奖号。脚注还包括第一作者的简介,包括出生年份、性别、学位、职称、研究方向以及通信作者联系方式(邮箱)。论著需有300字左右的中英文摘要及3~5个关键词,并附有相应的英文文题,全部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和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和邮政编码。同时请写出中国图书分类号、文献标志码(理论性与应用研究为“A”)。
2.3 中英文摘要须一致,不可擅自缩简英文摘要。
2.4 正文各层次标题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一般分为三级,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用下圆点“.”隔开,末尾数字后面不加标点,如“1”、“1.1”、“1.1.1”。图、表及照片要精练。照片应清晰、对比度好。照片中特定部位可用箭头标示。图的宽度(含注字在内)不超过7 cm。本刊接受彩色图片,刊用时适当加收彩印费。表格采用三线表。所有图题、表题及注释仅用中文。图表按顺序编号并在正文中引用。
2.5 参考文献不包括未公开发表的材料,按温哥华格式书写列出,并按引用先后编号,在正文引用处以右上角编码形式标注。格式(包括标点符号)为:
期刊:[序号] 作者姓名(不超过3人全部列出,超过时写前3名,后加“等”或“et al”).文题 [J]. 期刊名 (缩写按Index Medicus格式),年,卷(期):起页-终页.
书籍:[序号] 作者姓名. 书名[M]. 版次,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份:起页-终页.
2.6 计量单位应使用国务院规定的法定计量单位。简化汉字按国家统一规定使用。统计学符号按国家标准GB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规定书写。如,样本大小用英文小写n;概率用英文大写P;样本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x(中位数仍用M);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t检验用英文小写t;F检验用英文大写F;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自由度用希文小写γ(钮)。
现代免疫学杂志影响因子
现代免疫学杂志发文量
现代免疫学杂志总被引频次
-
地甘口服液对小鼠CD45阳性细胞和IL-2活性等的影响
白细胞减少症是临床常见的病症,目前仍缺乏理想的治疗药物.中药复方--地甘口服液在临床取得较好疗效的基础上,我们曾对环磷酰胺(CTX)所致小鼠白细胞减少及该药的免疫调节功能进行初步的研究[1].为进一步探讨,该药的作用机制,以血CD45阳性细胞及脾细胞增殖能力为指标讲行观察.......
作者:潘琦;潘玲;陶卫平;何东初;陈如泉 刊期: 2002- 06
-
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CD5+B细胞和CD4-CD8-T细胞的变化
研究重症肌无力(MG)患者外周血CD5+B细胞和CD4CD8T细胞的变化,以探讨这两种细胞与MG的关系.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MG患者和对照组外周血中CD5+B细胞和CD4CD8T细胞的频率,同时以ELISA方法检测这些患者的血清AchR、PsmR抗体水平.结果:28例MG患者的CD5+B细胞为19.75%±10.8%,高于对照组的15.4%±9.67%(P<0.01);胸腺未切除MG患者的CD5+B......
作者:赵重波;吕良;朱雯华;吕传真 刊期: 2004- 03
-
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13表达及其意义
为探讨白细胞介素13(IL-13)在急性肾小球肾炎(AGN)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及ELISA法检测了24例AGN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IL-13mRNA和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AGN急性期IL-13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恢复期降至正常水平.重症患儿急性期IL-13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高于轻症患儿.IL-13水平与血清补体C3和......
作者:张爱华;陈荣华;吴元俊;潘晓勤;黄文彦;蔡毅 刊期: 2000- 04
-
放疗联合CIK对中晚期恶性肿瘤的治疗分析
探讨放疗联合CIK对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疗效.62例经病理或临床诊断为中晚期恶性肿瘤的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单纯组与联合组,每组各31例,单纯组仅接受放射治疗,联合组接受放疗联合CIK治疗,检测其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比例的变化,影像学检查评价近期疗效.与单纯组相比,联合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较之前明显改善,其中CD3+T细胞、CD4+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
作者:李士成;朱曦龄;黎功 刊期: 2016- 03
-
灭活自体T细胞增强小鼠免疫功能作用机制的研究
接种灭活自身反应性T细胞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已获初步成效.本研究采用辐射方法灭活ConA活化自体T细胞,经皮下和腹腔免疫正常的C57BL/6J小鼠,结果发现,该免疫方案可明显上调T细胞功能,表现为:免疫小鼠体内活化T细胞增多且Th1型细胞因子分泌增加,淋巴细胞体外增殖能力增强且凋亡细胞明显减少.进一步研究结果提示,接种灭活自体T细胞可能通过上调Fas、GADD45β及下调FasL基因表达而促进T......
作者:张秋玉;史媛;林锦骠;葛瑜;吴娟娟;张壮壮;沈佰华;张艳;李宁丽;王利 刊期: 2009- 05
-
RNA干扰技术在免疫学研究中的应用
RNA干扰是由双链RNA引发的转录后基因沉默.双链RNA经Dicer酶降解成21-23nt的小干扰RNA,并以其为模板,特定位点、特定间隔降解与之序列相应的mRNA.随着RNA干扰机制的深入研究与广泛应用,RNA干扰作为一个强有力的研究工具,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短期内这种方法将成为各国研究者关注的对象,并用于人类疾病的研究.这项技术不仅是功能基因组分析的工具,在免疫学上,已用于癌症、病毒病、......
作者:李新平;张学光 刊期: 2005- 02
-
肠道NK细胞在清除鼠伤寒沙门氏菌中的作用
为了探讨肠道固有层NK细胞在抵抗肠道胞内菌感染中作用,我们建立了鼠伤寒沙门氏菌肠道感染模型,发现在用抗体清除NK1.1+NK细胞后,小鼠体重明显下降,肠系膜淋巴结和肝脾等部位的载菌量显著增多;继而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到感染后小肠固有层中NK细胞数量明显增加,发生明显活化,且IFN-γ的表达量增多;后我们观察到,清除NK细胞明显削弱小鼠肠道固有层巨噬细胞的杀菌能力.结果表明,肠道NK细胞在抵抗肠道病......
作者:张鸿儒;左增妍;韩秋菊;张建;张彩 刊期: 2014- 06
-
树突状细胞的发育、亚群及其对T细胞应答类型的调控
树突状细胞(DC)的发育可分为未成熟和成熟两个阶段,未成熟DC在捕捉抗原后向外周淋巴组织的T细胞区迁移并成熟,成熟DC能表达丰富的MHC分子和协同刺激分子.未成熟DC通过诱导无能的和调节性T细胞导致免疫耐受,而成熟DC具有超强的激活初始T细胞能力.DC至少可分为三个亚群,不同亚群的DC在激活Th1/Th、CTL应答方面存在差异,但近的研究显示DC对T细胞应答类型的调控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包括微生......
作者:丁传林;姚堃 刊期: 2002- 05
-
MMP-2、MMP-14及VEGF-C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分析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14(MMP-14)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临床特征的关系,探讨三者在结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0例结肠癌患者的癌组织及对应癌旁正常结肠组织中MMP-2、MMP-14及VEGF-C的表达情况,分析三者的表达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组织学分级、Dukes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
作者:沈成龙;周国强;姚一舟;詹升华;顾冬梅;周斌;顾闻;支巧明;汪良 刊期: 2016- 01
-
支气管哮喘患者sVCAM-1和ECP的分析
本文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和健康人采用双抗体夹心法ELISA测定sVCAM-1,用荧光免疫法测定血清ECP、血清总IgE(tIgE)和特异性IgE(SIgE).结果显示,哮喘组的血清sVCAM-1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血清ECP含量未见明显差异,但哮喘急性发作期的血清ECP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患者;哮喘组血清总IgE几何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sIgE分析提示蒿草花粉(83%)和户尘螨(52%)的sIgE不......
作者:王莲芸;王怀云;赵嘉惠;张克军;王宁;乔中东 刊期: 2000- 05
动态资讯More >
- 1 B淋巴细胞克隆性免疫扩增与多发性硬化症
- 2 人白介素17F真核蛋白表达及促炎症作用的研究
- 3 基因差异加危险因子重新诠释免疫识别奥秘
- 4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细胞诱导分化的树突状细胞及其抗原提呈作用的研究
- 5 Pristane诱导狼疮模型鼠共刺激分子的表达变化
- 6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其受体的改变及意义
- 7 肿瘤相关抗原p572肽的修饰及其功能分析
- 8 狼疮肾炎患者血清和肾组织IgG4检测及其与疾病活动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9 芹菜素对小鼠T淋巴细胞体外活化和增殖的抑制作用
- 10 Th9:亚群特征、相关转录因子及其分化的可塑性
- 11 轻链λ对RF和抗CCP抗体阴性的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价值研究
- 12 嘌呤核苷磷酸化酶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的相关性研究
- 13 锻炼免疫学方法研究
- 14 代谢免疫学:新兴的前沿
- 15 系膜增生性肾炎患者血清IL-4、sIL-6R、IL-10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 16 分泌人可溶性FL基因转染细胞及其生物学活性分析
- 17 抗核周因子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意义
- 18 含M-CSF条件培养液对RAW264.7细胞产生NO的影响*
- 19 药物AC-88的抗肿瘤作用和对荷瘤小鼠T细胞的Fas、NF-кB/I-KB的影响
- 20 多发性硬化患者血清可溶性Fas的检测